11月29日下午,我校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九次学习扩大会议。副校长杨勇以“全面深化改革与高等教育发展”为题,对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纪委书记刘双山主持学习会。

杨勇从新时代、新方位,主要矛盾,工作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与高等教育发展作了透彻的分析。

杨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随着我校审核评估工作的完成,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快速提升,学科建设以及科研工作不断加强,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以及区域支柱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及智力支撑,已经成为东北地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省属师范大学。杨勇表示,学校目前已经完成了办学规模的扩张,已经踏上了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新征程。
杨勇从我校现有本科专业分布情况,各专业年级平均班级规模,各专业教师人数及师生比,教师职称结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情况,新生录取志愿满足率、调剂率、报到率,各专业近三年就业率和就业专业匹配度等18个方面,引用大量的数据,对我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深刻的梳理和剖析,揭示了我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矛盾,即学生对优质教学资源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专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指出了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七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即专业结构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定位需要进一步准确、优势特色需要进一步提升,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撑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数量相对不足、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教学条件和资源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质量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杨勇提出了解决思路。他强调,要坚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引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顶层设计、科学组织、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注重内涵”为原则,以高校分类办学为契机,完成从注重“教”到注重“学”的转变,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针对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薄弱环节,要加大投入,强化内涵建设,从而实现“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提高能力、提升质量”的发展目标。
最后,针对我校的人才培养,杨勇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教育理念要体现全员全过程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着力实现全课程育人;二是通过调整优化,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本科专业结构体系;三是实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融合创新创业和文化素质教育,积极应对高考改革,完善大类招生培养机制,逐步推进完全学分制;四是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加强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的建设,制定学校的专业标准,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合作,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五是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工作,提高“博士化”“国际化”水平,全方位开展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培训;六是加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大力推进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和条件建设,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七是广泛交流,深化合作,引进优质资源,实现弯道超车,快速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术科研、人才培养水平;八是强化管理、完善服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九是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健全校内专业评估机制,全面开展专业认证。


刘双山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杨勇副校长站在新时代的角度,站在对人们不断对高质量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角度,引用大量的数据,对我校的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我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矛盾,全景式展现了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工作中有了抓手和努力方向。报告站位高、接地气,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希望同志们通过这次学习,深化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提升对高校改革发展的认识,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我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全校副科级(含)以上干部、全体学工干部、民主党派和知联会成员、青年骨干培训班成员参加了学习会。

(记者:卞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