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中国吉林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历史文化学院以口述史方法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工作。
为践行“新文科”理念,培养 “四有”好老师,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组成了18名本硕博学生参加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五所学校进行口述史访谈。
7月6至9日,在长白县教育局的支持下,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口述史团队师生先后走进了长白县八道沟镇中小学、长白一中等5所学校,进行了4天集中的口述史访谈。学生先后访谈了40余名一直扎根边疆基础教育的教师,口述录像录音70余小时,形成口述访谈文字资料50余万字。访谈中,获得了很多令人感动甚至震撼的故事。

在八道沟镇,父女两代扎根边疆几十载,献身基础教育。祖清国大学毕业至今已在这里工作了34个年头,他特别强调历史教师应运用历史教学加强德育,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他说:“学业再好,如果品德不好,也不能算人才,现在国家特别重视立德树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他的女儿毕业后也回了八道沟镇,在与父亲所在的八道沟镇中学一墙之隔的镇小学工作,访谈中,她说:“我个人觉得教育需要用心,靠一颗爱心去做的一项工作。”
长白一中的王永彪校长曾任教于一所乡镇中学长达26年,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21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他将长白一中打造成为了“悦读书苑”,学校四层教学楼的每个角落都放满了书籍。王校长说,“我们鼓励老师读书,老师读书了,就肯定会带着孩子读,这就是阅读传承”。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毕元辉表示,学院以为边疆地区培养优秀教师为目标,以东北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口述史实践能力为特色。此次“三下乡”活动,边疆基础教育教师以直接、生动的示范教育、感召着学生,必将为学生成长注入强大动力,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成为“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