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刷一新的走廊墙面,精美设计的主题宣传……耳目一新的校园文化宣传方式——学院走廊文化,让在第三教学楼上课的师生们纷纷驻足欣赏。

9月21日,在学校宣传部、教务处、后勤服务处等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国际教师教育学院精心打造的第三教学楼走廊文化正式“亮相”。

为增强校园文化底蕴,陶冶师生人文情操,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自九月中旬开始,国际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精心策划,打造学院走廊文化,实现让墙壁“说话”、让走廊“育人”。学院党总支书记赵红军说道:国际教师教育学院的思想文化建设秉承“三全育人”理念,邀请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设计,呈现出“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的良好育人文化氛围,使第三教学楼的走廊成为彰显长师文化的一道清新的人文风景线。

“育人”工作,不能简单依赖老师的说教来完成,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也应贯穿育人全过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并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走廊文化教育方式,是对育人新模式的有效探索。作为第三教学楼走廊文化设计的主要负责人,国际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姜柳说:“走廊文化的打造,实现了让墙壁‘说话’,通过视觉上美的享受,对提升师生思想境界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丰富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走廊文化一楼以校训“学无止境,行为师表”,学风“励志、博学、勤奋、创新”,教风“敬业、团结、求实、奉献”展示为主,呈现出长春师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传递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师行业的期盼和要求。“作为师范生,看到这些展示标语,将时刻提醒着要以一名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勤奋学习、不断努力。”国际教师教育学院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姜心洲同学说。

走上二楼,国际教师教育学院金色的院标、院训让人眼前一亮。“成就卓越教师,致力国际教育”是学院的办学目标,学院简介、培养特色、学院发展历程等宣传内容向大家展示着这个新兴学院的成果与前景。蜂巢型的教师风采展,呈现了学院30位教职员工的美丽身影,不时引发学生驻足观看。

在楼梯各层转角向师生展现的是国际教师教育学院的双语师范生实习就业单位,如河北衡水中学、广州黄冈中学、苏州国际外语学校等学校,彰显了学院在全国英汉双语教师培养领域的主导地位。
“看到学院的展示和合作学校的介绍,了解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这么多优秀的成绩,让我觉得身为国际教师教育学院的一名学生特别的骄傲自豪。相信我们会比学姐学长们做的更好,未来让学院和老师以我们为荣!”国际教师教育学院2018级地理科学专业白明夕同学说。

“看到墙上展示的学院发展历程,回想起学院从建院到如今的硕果累累,其中凝聚了全院师生的心血和付出,是学院的老师们一点点努力来的,为学院和自己感到非常骄傲。”国际教师教育学院团委书记王英权浏览二楼走廊时说。

“师范”自古以来被奉为神圣的词汇,这在三楼以“师范育人”为主题的走廊文化中得以完美诠释。从中国师范发展的历史沿革,到今天对师范专业认证理念的认知,使师范这个我们将为之奋斗一生的词汇全面系统的呈现在师生眼前,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浸润学生心灵,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我在学校已经工作两年了,第一次深入的了解学校办学发展的历史,长师拥有百年校史,始终坚持师范育人的教育理念,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真的非常伟大。”国际教师教育学院辅导员梁玉凤老师看到校史介绍时说。

作为培养师范生的高等院校,语言文字基本功当然是重中之重。在四楼的设计上,从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通用文字法》全面详实地介绍了普通话、师范生技能等信息,使学生了解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走过四楼走廊,我第一次了解到《语言文字法》,让我明白了普通话宣传与推广的意义”,国际教师教育学院2018级地理科学专业邵洪岩同学说。
五楼、六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古代教育名言以及优秀校友介绍,引导同学们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坚定理想信念,更加自信地迎接未来社会的考验。
“这次走廊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功,我们在内容上涵盖了多方面知识,融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突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未来走廊文化建设也将成为我们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同时,走廊文化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学校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可以说今天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国际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徐敏谈到走廊文化建设时说到。
(通讯员 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