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师新闻 · 正文
122018-074

外国语学院举办系列学术讲座之毛泽东诗词英译策略与艺术

来源: 发布: 日期:2018年07月12日 08:15


710日上午,李正栓教授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毛泽东诗词英译策略与艺术”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学院院长马建华主持,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李正栓,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英国斯特灵大学荣誉博士,英国文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办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译协理事、中国译协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译协专家会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英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英美诗歌、中英诗歌互译及译评。近年来,出版多部译著,主要包括毛泽东诗词英译、乐府诗英译、藏族格言诗英译、《国王修身论》英译、《水树格言》英译、《格丹格言》英译、《萨迦格言》英译、仓央嘉措诗歌英译。翻译彭斯诗歌200余首。研究方向为翻译、英美文学。

李正栓首先表示,毛泽东兼具政治家和诗人的身份决定对其作品进行英译的策略。他的诗虽然以短诗和词为主,但串在一起却构成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随后,李正栓指出,翻译毛泽东诗词要尊重历史,要忠实于文本,还要传递原文之美,应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毛泽东诗词翻译不仅是技巧问题,更应表现愉悦的艺术效果。最后,李正栓总结说,为达到这种艺术效果,应采用以下翻译原则,保留原作形式美,争取做到视之、悦目;呈现原作声音美,争取做到听之、悦耳;保持原词可诵性,争取做到读之、上口;保持原词思想深度,争取做到思之、入心。

本次讲座使师生们对毛泽东诗词英译策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更好的宣传中国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讯员:高维亮)


一键分享参数错误,请手动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

一键分享参数错误,请手动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