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历史文化学院与云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实践及得失研究”项目组联合主办的“制度与边吏:中国古代治边能力研究”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来自云南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州学刊、通化师范学院、百色学院以及长春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毕元辉教授主持会议。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成一农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要回归传统语境,建构符合中国话语体系的中国边疆学研究新范式,对驳斥新清史的错误观点,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百色学院马亚辉教授结合西南边疆治理的研究,论证了对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研究的重要性。
本次会议的与会学者,从西南边疆、西北边疆、东北边疆等多个区域出发,探究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的行政建置、官员选人、边疆政策及治边思想等。东北师范大学李德山教授和长春师范大学姜维公教授分别对与会专家学者的论文作了点评,指出各位学者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文献选择等方面开展研究,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提供了新的范式和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闭幕式上,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薛刚教授指出,与会学者关注到边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有力地维护了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推动了中国古代治边能力研究的发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实践及得失研究”首席专家马琦教授指出,对中国古代治边能力的总结和研究,凝聚古代政治智慧,对推动中国边疆学研究,构筑中国边疆研究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化师范学院赵春兰副教授等作总结。
本次论坛为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对推动我校东北民族与边疆研究深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提升了中国史学科在国内的影响力。借此平台,历史文化学院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史学科建设,助力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

(历史文化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