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师新闻 · 正文
082019-034

青年志愿者“解锁”时尚生活新方式 ——我校三名学生被授予“十佳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来源:团委 发布: 日期:2019年03月08日 09:58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三月伊始,自然万物已过冬眠,日渐复苏,生机勃发。而对于我校的56名志愿者来说,在刚刚过去的寒冬里,他们虽然身处冬季,却“心属春天”。在过去三个月里,他们不再以“低头族”著称、以“北京瘫”“葛优躺”闻名,拒绝标签化,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正名”。

2018年11月28日至2019年2月28日,我校青年志愿者们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穿梭于长春市火车站地下通道,忙碌而有爱的身影成为车站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为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我校青年志愿者在长春市火车站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热心为来往旅客提供暖心咨询、指引等服务,服务时长达538小时。长师青年志愿者的活力与热情化作一股暖流温暖着寒冬里的人群。



放下手机,望向四周,我校青年学生在为寒冬中归家或离家的旅客们解答疑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理解了“奉献”二字的内涵,也从这种真正时尚而美好的生活方式中探寻到了不一样的意义与乐趣。


听——志愿者说

在线服务58小时的2018级经济管理学院李杰告诉记者:“能有幸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志愿者,我内心充满感激。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帮助了他人,也充实了自我。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工作,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投身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是我们的责任。志愿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历练自我的平台。通过参与此次暖冬志愿服务工作,自己在了解感受社会百态的过程中,能力增强了,眼界拓宽了,心智也更加成熟了。” 在线服务80小时的2018级国际交流学院田涵中如是说。



“旅客的每一声道谢,不仅是对我服务的一种肯定,更让今年春运的暖冬行动增加了一份独特的温暖。”说话的是在线服务68小时的2018级音乐学院陈莹。“这个寒假在火车站志愿服务的点滴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回忆,也很开心因为我们的帮助,旅客们可以顺利开心地踏上旅途。”

在线服务72小时的2018级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李铭则表示,当自己面带微笑地迎接旅客时,他们回报你的是更加灿烂的微笑。当自己帮助旅客为他们指路时,自己尤为自豪。“旅客们为即将踏上列车而露出的欣慰笑容,让我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寒冷。在这里,不仅锻炼了自己,也收获了友谊,更感受到了工作人员的辛苦,他们坚守自己的岗位,站好每一班岗,比起他们,我们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今后我也会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他人,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看——载誉而归

3月3日,在共青团吉林省委、吉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爱在吉林——3.5学雷锋纪念日主题活动”中,我校被授予吉林省青年志愿服务联盟单位。


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在团市委举办的2019年度长春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暨“长春市火车站站前综合治理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总结表彰大会上,我校团委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我校2018级国际交流学院田涵中、2018级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李铭、2018级音乐学院陈莹三位同学被授予“十佳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2018级经济管理学院李杰、2018级外语学院魏秋妍、2016级政法学院李书娴三位同学被授予“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盼——“青松”永驻

第一次踏入长春师大校园,屹立于求索大道两旁的笔直苍劲的青松对我们“列队相迎”;毕业挥别时,他们又坚守在送别的最后一站。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朔雪,校园里葱茏挺拔的青松总是给予我们最忠诚的陪伴。坚韧不拔、志行高洁的青松与长春师大学子相伴成长、与百年长师相携发展。乐于奉献的“青松”形象是我校青年志愿者的真实写照,敢于担当的“青松精神”早已融入代代传承的“长师精神”,化作长春师大人的风骨。


3月5日,校团委发布团团“小青松”形象。5日中午,我校20多名青年志愿者身穿“青松”图案服装,齐聚弘毅堂前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寓意我校青年学生如青松般不忘初心、立定脚跟、永远挺拔地站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大潮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追梦,为伟大祖国七十华诞献礼,为新时代唱响青春赞歌!


(校团委供稿)


一键分享参数错误,请手动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

一键分享参数错误,请手动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