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中午,国际交流学院在第二教学楼召开了潜能生座谈会。参会的潜能生有入学以来缺课较多和多科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共30人。座谈会由学院党总支书记杨金秀、副院长袁晓红主持。
从“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教育理念出发,座谈会着重针对潜能生的转化工作,本着找准潜能生症结所在,帮助他们顺利毕业的目的,学院拟定了潜能生不上课的原因和潜能生未来生活的目标两个主题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围绕这两个主题,学生们纷纷发言,吐露了旷课以及学业困难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成绩不理想;家庭教育普遍缺失;处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转化时期,受自身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影响,多有厌学、不想学的情绪;在学习上畏难怕苦,懒散不愿意受约束;集体表现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迷茫等。
结合潜能生普遍特点和个性差异,学院决定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通过情感上相互尊重、思想上努力沟通、生活中关心照顾、学习上耐心辅导,行为上确立目标等多种方式方法,切实将潜能生的转化工作落实到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设潜能生科学管理体系和转化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学院育人工作。
此次座谈会,通过面对面的主题引领方式,让参会的学生感受到了学院领导对他们的关怀。会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在新的学期中努力向上,不辜负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通讯员:孟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