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师新闻 · 正文
172018-124

【典型选树】做一束光 照亮学生的前程 --记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张妍

来源:宣传部 发布:耿毅乾 日期:2018年12月17日 09:29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铺洒进屋子,把办公室照得通亮。她如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熟悉的学工办公室,打开电脑,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当中。

学生们每次进入办公室的时候,总能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她正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地忙碌着。她就是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张妍。


她是学生喜欢的辅导员

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13年,张妍完整带过四届学生,总数超过2000人。她喜欢学生,也被学生喜欢着。“喜欢张妍老师有两个特别简单的原因,一是,她雷厉风行;二是,不矫情,不会上纲上线。”在2015级市场营销专业曹闪闪的眼中,辅导员张妍是雷厉风行的彩虹姐姐(因为张妍微信名是穿越彩虹);也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说她雷厉风行是因为,她跟别的辅导员不太一样,在查寝的时候,只要是她看不下去眼儿的地方,自己就直接上手收拾了,学生们看到老师都上手收拾了,谁还好意思不打扫寝室卫生呢?


说她是彩虹姐姐,则是由于学生常年在她的办公室“驻扎”,这个来跟她聊聊学习,那个来聊聊工作,总之,学生们跟父母都不说的话,都在她这儿说了。对于学生,她努力做到 “四个知道”——知道学生在哪里,知道学生在干什么,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她是同学眼中,爱说爱笑,关键时刻从来坚定立场眼中不揉沙子的辅导员。

每次带新生军训,她都会全程与新生一同头顶烈日,身淋雨水,与学生们并肩训完全程。用她的话说,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在她看来,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不应该只是用了什么方法,教了多少知识、而是传递了多少热情、多少能量和爱,以及多大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信心,帮助学生从中得到成就感和被认同感。

对于学生,张妍总是能够耐心、细心,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能歌善舞、热爱文体活动的少数民族同学阿尔曼和父母由于“参加课外活动是不是不务正业”的问题闹得有些不开心,张妍在了解到情况后,及时与阿尔曼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并向他们汇报了孩子在学校学习期间的良好表现,在她的帮助下,阿尔曼父母的观念有所改变,阿尔曼本人在活动中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身为辅导员的张妍,从来没有放弃教学科研,她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曾承担《大学生职业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力求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授课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她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穿插素质拓展活动、团队建设活动、个人经验、经典赏析等内容,既提高了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又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个人基本素养,追求全面发展。为此,她还曾荣获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讲课大赛一等奖,省级优秀奖、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吉林省赛区二等奖。

她是扎根基层的团书记

2007年她调至刚刚成立的经济管理学院,一切事情都是从零做起,平凡的岗位上,她将责任心、使命感化作开拓创新的动力。她深入思考共青团工作使命,积极发挥团组织作用,在她的指导和组织下,创建了一系列具有经管特色的文化活动,从建院初期的经济之星风采展示系列活动,到建院中期的精英杯专业系列竞赛活动、再到近两年结合学校学生工作要点,创新开展的方圆之间经济风云人物故事会、谈经论创系列专业竞赛的一院一品院本特色活动,都是张妍与学工队伍、学团干部一次次调研、一次次研讨出来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良好口碑的活动。


在工作时,张妍一丝不苟,严格认真,却不墨守成规。她总能准确把握当代青年的兴奋点,用青年团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灵活而有趣的理论学习活动,通过开展怎样做一名合格团员 90后讲讲马克思等特色主题团课提升青年理论素养,扎实推进四进四信”、“一学一做学习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等教育实践提升青年看齐意识。

依托学院学科和师资优势,组织青马学会深入开展学习筑梦系列活动,组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究会,深入周边社区街道、开展学习宣讲活动,仅2018年,她就组织学生党支部、班团支部、青马小组开展各类学习、宣传、教育活动50余场,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认同,做好团员思想引导工作,带领团员青年不忘初心跟党走,有效提升了经济管理学院广大青年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责任感。

坚持党建带团建,扎实有力推进共青团改革,加强团组织建设。张妍在学院团委书记的位置上,严格落实班团一体化建设,推进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基础团务工作,为巩固加强团组织建设,她从基层团支部入手,健全完善团支部架构和人员配备,开展特色班团支部建设,2014年开始,制定班级建设方案并认真执行,经济管理学院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标、班歌、班训及班级微相册,在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凸显团支部特色风采。为了使团的工作落到实处,她定期深入寝室与同学进行谈心谈话,及时了解青年人的思想动态,用她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光,为学生照亮了前路,解决青年人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也为开展好团的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经济管理学院团委荣获长春市先进团委荣誉称号。

她是心怀大我的长春师大人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四项职能之一,自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张妍与学院领导经常研讨如何真正发挥专业特色,带领学院师生积极投身扶贫攻坚。


2016年开始,她深入吉林省周边县市进行前期调研,组织学生赴如四平市孤家子镇辽河区、辉南县石道河镇、精准扶贫工作点五撮村等地区,开展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真正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邀请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指导,实现两个课堂深度融合。2018年上半年,经济管理学院通过与杭州娃哈哈集团联合,以大学生双创扶贫为主题,开展以我校精准扶贫工作点五撮村农产品为主、娃哈哈系列饮品为辅的营销大赛,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联合全校29个参赛队伍,售卖了大米小米共600余斤,将五撮村当季的库存小米大米售罄,台前幕后,她用一颗善于创新的心,用一腔热血,心怀大我,助力精准扶贫,带领全院学生紧跟着党,朝着民族复兴目标奋进。经济管理学院“七进七强落实•青云志爱帮农”科技支农帮扶团在2018年度吉林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学组织联盟社会实践活动暨吉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评选活动中荣获项目一等奖,张妍被评为优秀个人。

几年间,在她的带领下,经济管理学院的师生走进新开社区、太有社区、东北亚脑瘫儿童康复中心、长春蓝精灵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长春育龙特殊儿童学校等地持续性、常态化地开展爱心志愿活动。在“携手共筑中国梦”、“筑梦新时代,携手创未来”等主题的各项公益活动中,联合经济管理学院优秀毕业生爱心捐款1万余元,为500余名特殊儿童带去教育温暖,为社会实践地点的30余名留守儿童,27个贫困家庭分别捐赠了文具用品、米面油等生活学习必需品;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米面油、牛奶、饼干等共计30件慰问物资。在一次次的爱心公益活动中,张妍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用实际行动呼吁并鼓励大学生在公益活动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这就是张妍和她的故事。这其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气壮山河的故事,但这就是作为一名普通辅导员,在长春师大的教书育人故事;这就是每一位长春师大人,在自己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新时代的一个缩影。他们也许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是他们依旧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助力学生成长,他们如张妍一样,都是新时代的好老师。

(记者:耿毅乾)


一键分享参数错误,请手动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

一键分享参数错误,请手动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