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师新闻 · 正文
242018-074

做合格带“盐”人 谱思政新篇章——党委书记王忠与学生工作干部开展思政沙龙

来源: 发布: 日期:2018年07月24日 18: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思想政治工作犹如人精神生活的“盐”,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灵魂塑造的工具和精神调养的源泉,是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提供的“精神大餐”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和营养品,作为“大思政”格局下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生力军,学工干部们如何提升“放盐”的科学性、艺术性?怎样才能成为会放盐的“好厨师”?如何在十大育人体系中拿捏好量与度?

7月21日,我校第三期学工干部培训之“贯彻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主题思政沙龙在法国文化中心举行,学校党委书记王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并与广大学生工作干部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互动。沙龙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团委书记赵海燕主持。

活动中,广大学工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十大育人体系”讲经验、谈做法、提建议,纷纷为提升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建言献策。

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邢金宇聚焦立德树人,从秉承传统、有序融合、突出特色、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出发,就提升教育学院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强化学生管理、教师礼仪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他认为思政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牢固掌握专业技能。

国际交流学院辅导员孟庆媛以学工干部新兵的身份,由“为啥我说话总是有学生听不懂”引出服务学生需要生动、立体。学工干部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学政策、学专业理论、学榜样经验,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努力做到“真心服务,静心做事,服务育人”。

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张妍认为共青团有一个看家本领就是实践,所有的学生活动都是实践的一种形式,通过喜闻乐见的学生活动,赢得广大青年学生的心,充分发挥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作用,达到实践育人的最终目标。并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开展具有经管特色的“谈经论创”系列固本励能活动两方面分享了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工作经验。

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琦由“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引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取得学生的信任。并从以情感人、立德树人、以理服人三个层面阐释了辅导员如何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希望辅导员们也能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国际交流学院团委书记王首峰结合多年的共青团工作经验,从“创新团组织建设,提升团组织服务效能和“创新实践育人新途径,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两个方面分享了新时代背景下共青团工作的路径和难点。

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佳结合学工干部科研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剖析,提出了“增强意识,提高科研主动性;加强系统培训,注重科研方法指导;结合工作实际,营造良好科研氛围;组建辅导员工作室,形成科研团队”的对策建议,希望学工干部进一步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更好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学生工作处学生管理科科长杨柏松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命题,从“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严字当头,一视同仁;爱字当心,真情关怀;细字当关,讲求方法”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工作体会,表达了愿为推动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质量提升和为祖国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更多的政治可靠、素质过硬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而努力的信心和决心。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亮结合学院特色工作就文化育人质量提升分享了经验和建议,他认为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这不仅是我们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坚信的,更应该是我们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和内化于心的。

音乐学院团委书记刘禹伯从“全方位坚定新时代思想指引,打造新时代青年风采;全心根植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一院一品’;全面融贯‘承典铸魂’内涵,打造‘一心多环’;全力铸牢‘固本励能’根基,打造专业技能提升”四个方面,就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分享了经验和体会,他认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所以我们既要“承典铸魂”,又要“固本励能”。

体育学院辅导员李江岩认为科研育人是一种教育引导行为,在这一教育行为中,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激发学生主动科研的兴趣,要引导学生学会科研,要教育学生在科研中知行合一。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党团组织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科研育人的直接受益者。

物理学院团委书记郭超从“厘清新时期资助育人工作思路,搞好学院资助育人工作顶层设计;多措并举,创新资助育人平台;以‘一院一品’的品牌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资助育人工作”三个方面,就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效果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希望通过将“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既让学生摆脱贫困完成学业,又让学生养成自强、自立的品格。

王忠深入到学工干部中间,与学工干部深入对话,不仅肯定了学生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共青团第二课堂深化改革、就业工作迎来了一场翻身仗等学生工作成效,也充分肯定了学工干部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并积极帮助学工干部谋划职业化定位,鼓励学工干部在正确理解职业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和提升职业化的意识、心理、技能、操守、标准等应有内涵和品质,在客观分析职业化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为学工干部打通职业化建设路径提供了思路:

一要从学校政策保障和学工干部自身状态调整方面提高稳定性;二要通过培训、学习、研究等方式提高专业化的程度;三要提高学工干部招聘、培养、使用等程序的规范性;四要为学工干部成长提供足够空间,提高职业发展的连续性;五要从学校重视、加强典型宣传、提高自身认同感三方面提高职业认同性,启发学工干部们从职业化认知中寻找幸福感,从专业化培养中寻找获得感,给学工干部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炎炎夏日挡不住学工干部们培训学习的热情,全体学工干部也会将所学所得化为行动,在今后的工作中用真诚、真心、真情,真正地打通思政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努力成为做好思政工作的带“盐”人,烹饪出一道真正的思政饕餮,不愧于时代的重任、学生的选择、家长的信任和教育者的良心。

 

 

(学生工作处供稿)

一键分享参数错误,请手动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

一键分享参数错误,请手动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