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AI,让智慧教育更生动。
4月24日下午,一场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深度融合的学习探讨——AI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会在新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报告会由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主办,吸引了20个学院教师代表,共300余人参加。
本场报告会特邀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专业教师、全国电子信息类教学案例获奖者赵秀涛,围绕“为什么选择DeepSeek、如何更好地使用DeepSeek、赋能教学科研场景案例、本地部署DeepSeek与模型微调”4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从分析科研场景案例到智能体赋能课程教学,从AI检索文件数据到论文写作应用……报告会现场,赵秀涛用一帧帧生动明晰的画面,把最前沿的AI技术,呈现在与会教师面前。与会教师谈感官、话想法、议问题,纷纷表示期待通过聆听报告,对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更熟练运用DeepSeek搜索丰富的教学资源、创新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报告会接近尾声,记者问起这场报告的意义时,赵秀涛坚定地说:“站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发展格局的十字路口,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它在重塑教育生态的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机遇。唯有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才能开启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新大门,与时代同向发力、同题共答。”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宋佳洋表示,这场报告会让我深切感受到了AI技术对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模式重构的推动作用。在拥抱技术革新的同时,我们始终牢记,教育本质是思想与灵魂的对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魅力,需要教师通过情感共鸣和价值引领来实现。AI技术应成为增强教师主体性的“倍增器”,要将智能工具与思政教育规律深度融合,用科技服务提高教学效能。
经济管理学院教师邢丽微表示,AI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智能小助手”,正在推动教育向更高效、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面对这种形势,我们更要注重精准化教学,通过智能化系统分析学情数据,为不同学生定制学习方案,实现因材施教。今后,要更加积极学习和利用AI技术,将其与传统教学优势结合,真正发挥智慧教育的作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制定完善师生数字素养标准,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全校教师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加快本土化部署,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年初,信息化中心已在开学前与浙大合作,为校园网接入DeepSeek技术,获得AI大模型使用体验;3月14日,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第二次集体学习会,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关于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这一时代课题;同月,学校颁布《AI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并将人工智能发展纳入学校“十五五”规划,制定专项实施方案。
虽然讲座结束了,可长春师范大学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深度融合的火热实践仍在继续——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争取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创新中心等平台……
(记者 景洋)
初审:景洋 复审:郭琳 终审:钱立贤